公司又開始推出愛心送耶誕禮的活動了.
幾家公司一起合作, 與家扶中心為家扶的小朋友募集NT$500以內的耶誕禮物. 今年是第三年. 照前兩年的經驗, 若認養速度不快, 那可能有些小朋友希望的耶誕禮物就比較不好買. (有些禮物對我來說是比較不好採買啦~) 在快速瀏覽下, 發現一個國一, 十二歲的女生填寫的耶誕禮物是 [ 哈利波特最新的書 ]. 我想沒幾秒鐘, 馬上點選認養這份耶誕禮物. 心裡盤算的是 : 找幾個人合送一到六集, 也許還加上其他的書籍. 在卡片上註明, 我們幾個大哥哥大姐姐希望她可以把書與同學朋友分享.
曾經看過一篇網路文章, 說, 國家不把錢用在教育上, 未來只能把錢一直往蓋監獄的無底洞填. 其實自己不是多有愛心的人. :P 但是在面對小朋友未來的主人翁的悲哀面時, 我會思考這關聯性......
小朋友的希望都很天真. 衣服外套, 芭比娃娃, 機器人, 布鞋, 躲避球, 拉桿式書包, 腳踏車, 小馬靴(原因: 想要一雙漂亮的鞋子), 圖書禮券, 洋裝, 混合燃料動力跑車(天啊! 這是什兒東東), 風火輪(我以為是溜冰鞋, 同事說從兒童頻道的廣告上看來, 應該是玩具.), 文具用品, 女用手錶, 電風扇, 乒乓球拍......之前我的想法是, 有些家扶的小朋友是三餐不繼的生活困苦. 怎麼希望的耶誕禮物不是白米白米白米那樣的'民生必需品'. 後來想想, 我們不就是這樣長大的. 小時候, 不知道爸爸的一份薪水要養全家四個小孩的辛苦. 看到新奇的玩具, 自然而然地就會希望擁有. 所以我怎能那麼小眼界的以為這群家扶的小朋友希望的耶誕禮物是免費的早餐, 這類減輕爸爸媽媽經濟壓力的呢! 待我想通了這點, 在為小朋友選購禮物的那小小的'施予'過程, 充滿著大大的快樂.
把錢供奉給心中的'偶像', 倒不如把錢花在需要扶一把的小朋友身上. 我是這麼想啦~
ps: '偶像' : 這裡定義, 很深遠喔~~ 話不說不明. 但是有些還是說得模糊一點好, 以免得罪氣度比較小的人 :P